搜尋此網誌

8.31.2013

從此之後只有爸爸/ 媽媽


爸爸在哄生氣中的八寶
除了姐弟牽手之外,爸爸和雙寶玩耍的畫面,是我永遠傾心的另一項。
五月的時候,有一天在放學接八寶下課的時候,遇到了很久不見的 Elsa 媽媽。Elsa是小時候在公園蹓八寶時遇到的同齡小女生之一,她也和八寶上同一個幼稚園,但是不同班。他們就住在離我家二十公尺遠的同一條街上。

我說:好久不見啊!
Elsa媽說:「對啊,因為我搬到 xx街了。」 
(我心裡想著,啊,搬家啦,ㄟ,可是好像有好幾回我還是看到Elsa爸爸從他們原來的家出來,帶Elsa上學啊?心裡努力的辨識著這句話的真正意思。。。)
Elsa媽顯然讀出了我的疑惑。她接著說:「我不住那兒了。」 
(我應該是忍不住流露出了我的驚訝)
她很自然的繼續說:「我們分開了,今年年初的事。」
他們的做法是大部分法國分居父母的做法,一個人照顧平日(週一、二、四、五),假日的時間一人一半(週三和隔週的週末)。

早上送上課的時間不像課後會在公園停留,通常不會有太長的聊天。但我彷彿是那個面對這個父母分離的Elsa一樣,惆悵了好幾天。

這件事也許解釋了我在一個多月前,跟我先生說,Elsa爸爸不知道怎麼了,瘦好多。但因為Elsa媽也清瘦了一些,我自己想像是夫妻一起進行節食運動,也沒繼續多想。還有某回在公園,Elsa爸問我,八寶身上的那件裙子是在哪裡買的? 原來,兩人已經分道揚鑣。


這對夫妻,一個是攝影師,一個是做古董生意。是我因小孩而認識的父母裡,少數的法國家庭。當初我們遇上,其實是八寶還沒滿月時,我們夫妻抱著孩子走在路上,迎面碰到也抱著孩子的他們這一對伴侶(現在我知道是伴侶而不是夫妻了)。大家很自然的停下來打了招呼,分享了小孩多大啊,之類剛當父母才懂的心情和才有興趣的資訊。Elsa大八寶差不多一個月,當時我正苦於母奶不夠的煎熬,Elsa媽很堅定的告訴我,每個媽媽都可以有足夠的奶餵自己的孩子,只要你不放棄。(雖然,我最終還是一直母奶不夠,但是,她是我遇到的第一個鼓勵餵母奶的法國人。)

Elsa媽還有一句話,一直讓我反覆思量的。
那是在八寶和Elsa都剛進幼稚園三個月之後,有一天我們在學校附近遇到。很自然的聊起了孩子上學的狀況。
我說:「八寶還只上半天班,因為她不想在學校午睡。」
(從一開始就上整天班的)Elsa媽回:「那不是孩子要不要,父母也有父母的事要做啊!」

當然,我知道八寶是有得選的,而有些父母都要上班的孩子,就沒得選擇。只是,那個思考原點的差距,還是讓我三不五時就會拿來細細揣度。就算,要我改變以孩子為中心的思考方式,有極大的困難,但,了解了法式以父母為中心的思考方式,還是多給了一種看事情的面向。


小的時候,我從來不認為父母俱在是家庭幸福的必要條件。結婚後,也對於夫妻的離異,也非常可以理解,那是一種兩個不同的個體共同生活的某種必然。但或許是因為自己有了小孩,卻反而對於孩子不再能在一個屋簷下同時和父母一起生活,感到有些不捨與酸楚。

我不知道八寶班上有多少小朋友是單親家庭,但這是我在法國四年半來,第一次遇上在身邊的小孩,從此開始在兩個家來回的變化。所以,這件事彷彿是玫瑰色的夢幻滅的第一步,因此特別的令我怔怔然。


事後,我們在下課的公園裡,遇到Elsa和她爸爸好幾回。
孩子看不出來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時而活潑、時而固執,就像她平常的樣子,也像其他孩子的樣子。 笑得開懷、與同伴追逐、大叫。

縱然很多事情不是這樣看得清楚的,但,這一輩子,孩子有他們自己的路要走,父母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剩下的,不要也無法想太多。
嗯,「孩子比我們想的堅強很多。」想起一個朋友這樣對我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