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6.26.2011

棉花糖女孩

讀到 Bubu的一篇文章,覺得很吸引有女兒的父母們,因此在此分享:


女孩                                                                            本文轉貼自 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三歲的小女孩是天使,但照顧天使一路長成身心健康的女孩、與能掌握生命美好的成熟的女性卻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

這篇文章是我為「棉花糖女孩」這本書所寫的序,希望與您分享我讀這本書時沉重的心情,與穿透這份沉重時希望與您相互的勉勵。




重新思考「責任教養」的意義 
「做個好父母的條件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改變,
他們成長的過程是個未知的旅程,
到最後,孩子一定要成為自己的船長,
但,你可以是燈塔;
你也可以是個安全的港口,
使他們再次出航前有個溫暖的避風港」


在看完這本書譯稿的第二天晚上,我剛好在誠品書局有一場以「母親的意象」為題的演講,那天,我節錄了這本書最後一頁中的幾句話來做為結尾,心中多麼希望,當我們在教養的愛與責任中摸索向前時,能對孩子有更深的了解並對自己有更勇敢的期許,所以我提前向大家介紹了這本還未定名的書。



雖然作者在這本書中不只一次提到「教養子女是藝術,不是科學」但我覺得在日新月異的今日世界,如果要完成一份先屬於自己而後必然會集結為整個社會的教養藝術,似乎就不能不了解其中的科學基礎;這本書事實上也是以非常科學的方法與充滿憂慮的心情,努力呼喚家長對教育應有的前進與回首。

讀第一章的時候,我的心情其實是非常、非常難受的,不禁回想一年前曾讀過兩遍作者的另一本書「浮萍男孩」,只覺得自己從書中了解了很多實用的知識,也開啟了不同的教育視角,卻沒有讀這本書那樣的憂慮與恐懼,似乎,從第一章開始,我就身處在女孩成長的驚濤駭浪之中;難道是因為我自己只生養過女兒,看待女孩的世界比較敏感?
還是說,比起男孩,女兒的成長的確是更為複雜細膩並且危險的過程?


我的腦中同時浮現無數次演講中父母的提問:「女孩比較好教吧?」對於只有單一經驗的我來說,這永遠是自己無從貢獻任何力量的問題,但我卻深深了解養育女兒的記掛、擔心與脆弱。
初看書稿時,我曾想過能不能建議編輯把第一章先調開,以免許多與我一樣的母親無法承受其中的驚惶?但隨著一個章節、一個章節的細心閱讀與沉靜思考之後,我開始接受作者如此書寫的編輯理路,我也真心覺得,只要是身為女孩的母親,再痛苦也應該好好正視這本書中提及的每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畢竟,面對越來越複雜、影響交錯的教養環境,我們不應該當一隻遮眼埋首的駝鳥;如果連自己都不了解也不願意去得知困難的所在,我們如何開啟改變所需要的勇氣。


讀這本書的幾天中,我情不自禁地劃了很多重點、做了很多筆記,卻無法把這麼細節的心得放在一本書的推薦序言中,但是當自己望著書稿雜亂密麻的字跡時,我又一次感覺到養育兩個女兒25年來,屬於每一個母親的掛慮,以及自己真是多麼想要永遠當個燈塔與避風港的愛意。那些寫在扉頁之間的共感或許是沒有機會一一與讀者分享的,但是有一點卻非常希望您能在閱讀前就了解:這本書用了前四章講解目前女孩們所面臨的種種困境,然後請千萬不要漏掉第166頁的轉折


到目前為止,你已經看到21世紀女孩所面臨的挑戰,我們從四個因素來看這個新的危機。現在我們要改變方向,不再看問題,而是去找答案,看看別的父母怎麼幫他們的女兒發展出健康的心智,以及健康的身體。 

這轉折代表的是我們一旦了解問題,便應該更積極地關懷並採取有所作為的行動,而這份共同的醒悟將能匯集成清澈的改變──你我的女兒都需要的成長環境。


我記得有一次去聽洪蘭老師的演講,場中突然手機不斷響起,當時老師正在為大家解說斷層掃描,笑笑的洪蘭老師在幾秒鐘之間臉色一正,聲音雖還是溫婉,但話語卻是嚴肅的,她說:「這位老師,請你把手機關掉,我不會耽誤妳太多的時間,我只是覺得,國家花了這麼多錢買了這麼貴的機器,我有責任要把這份知識轉告給各位。」那「責任」兩個字當時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不知道是否也觸動了其他聽眾的心情。


回想這一幕的時候使我從讀第一章的難過中醒起,覺得做為父母的我們,不能只仰賴像洪蘭老師這樣對於教育有深厚的責任感的人來改變孩子所處的環境,我們幸運地擁有了他們孜孜不息的新知引荐之後,也應該趕上腳步,負起自己應負的教導責任;我希望每個女孩子的父母都仔仔細細地看完每一個章節,然後鼓起勇氣審視自己孩子的生活問題,並且在心裡牢牢記下書中好幾次語重心長的提醒:「這是你的責任!」;是的,這是你我的責任,我們要更有承擔。
每個時代的父母養兒育女都有各自的艱難辛苦,在我自己成長的年代,社會對女孩共同的教導是「長得不美並不吃虧」,到了我的女兒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卻連專家也代言整容的好處了,他們說服父母,容貌姣好的人在職場上的競爭力比較大,卻沒有說,美的涵義很廣。


許多定義開始改變、歪斜與傾倒之時,做為父母的我們卻在不知不覺中也推助一臂之力。
現在,問題開始危及我們自身帶領的孩子了,那些把孩子拉到生命空虛處的影響交錯在整個大環境中,而我們卻常常覺得事不關己,以為自己的孩子已遠離這樣的處境。只要你好好看過這本書,就會知道環境的每一個改變攸關著我們現在與未來的生活,教育的問題是我們過去的疏忽與僥倖所致,而教育未來的影響使我們不得不連成一起,不再能獨善其身。


不要讓憂慮佔據我們的心思與討論,讓我們先堅強自己、迎向問題,然後像作者所說,在生活中採取行動,從身體與心靈兩方面來照顧孩子,永遠不可忽略對於正確價值的認識,因為我們得幫助孩子去尋找與培養真正的自我,那是「我們的責任」。


而對此書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博客來此書的介紹:

《養男育女調不同》《浮萍男孩》之第三部曲
引領女兒身心平衡發展,從青春期邁向自在成年
  從許多客觀的標準來看,生活在今日的女孩擁有前所未有的選擇和機會,她們的生命應該比過去任何世代都豐富燦爛;然而事實卻是年輕女孩就像棉花糖一樣,外表甜美但內在空洞,光鮮亮麗不過是虛幻表相。
導致她們身陷危機的因素包括:
.性認同錯亂:年幼的女孩錯把表現性感當作吸引注意的手段,「看起來怎樣」取代了對「自己是誰」的探索
.網路泡泡:在這個臉書、簡訊和即時通的世代,和同儕在網路世界中過度連結,反而中斷與自己的內在連結
.病態的偏執:只聚焦在生活的某個層面或活動,做第一名的好學生,做最傑出的運動員,做最瘦的紙片人
.環境毒素:內分泌系統受干擾使青春期提早到臨,會增加飲食失常、成癮、乳癌、焦慮症和憂鬱症的風險
洞悉青少女這種自我意識薄弱、不堪一擊的處境,心理學家暨家醫科醫生克斯提供父母很多實用的點子:從幫助女兒選擇學習環境、評估合適的運動項目、決定可以上哪些社交網站及上網多久、辨識塗抹在身上和吃下肚裡哪些是有毒的,到安排參與社群搭起世代之間的橋梁。
透過分享邁向順境和遭遇困境女孩的真實故事,指出了新的未來之路,可以激勵老師和家長在生活中採取行動,從身體與心靈兩方面來照顧孩子,幫助我們的女兒順利成長為一個快樂、有生產力、獨立自信、輕鬆融入這個新世界的女性。
作者簡介
利奧納德.薩克斯(Leonard Sax, M.D., Ph.D.)
是醫生也是心理學家,為美國單性公立教育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ingle-Sex Public Education, NASSPE)的創辦人和執行長。學術性相關研究發表在許多知名期刊上,包括《美國心理學家》(American Psychologist)、《行為神經科學》(Behavioral Neuroscience)、《美國醫學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美國營養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以及《性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x Research)等等,並著有《浮萍男孩》和《養男育女調不同》(遠流出版)二書。他是知名的演說家,一年在全球有五十場的演講,曾多次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美國公共電視(PBS)、福斯新聞(Fox News)、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美國之聲(Voice of America)、《今日秀》(The Today Shows)及許多其他節目的採訪,討論性別差異在學習上的重要性。
個人網站:www. leonardsax.com

22 個月之 DVD教學


這個月,回台灣前寄出的海運包裹終於到了,就開始給八寶看小陸阿姨送的:動物園道64號 DVD。因為我們家不看電視,平常不太擔心電視會帶給八寶什麼負面影響這件事。所以決定要給她看DVD時,不免擔心她是否會因此"沉迷"於影像。

八寶十九個月左右開始會看youtube上的音樂動畫,我記得一歲左右,我試著給她看過卡通,但她不太受吸引。但十九個月給她看了小木偶的幾個片段之後,她會主動要求要看,且會重複看好幾遍;看得時候,會知道甚麼時候將出現什麼劇情。但媽媽覺得,她主要是被音樂吸引,因而才看影像。

這次看動物園道64號,每次約莫十分鐘的短片一開始都會唱一遍介紹所有動物的主題曲,八寶很快就看上眼。一開始她只愛看主題曲,故事不會完整看完;但很快就學會了片頭固定的橋段:小女主角叫露西、當她媽媽說:露西,該上床睡覺了。她就會回答:「好的,馬麻」。

過了一陣子,她不再愛看主題曲,而是喜歡片尾的上床睡覺的橋段:動物們講完故事,會跟露西互道晚安,長頸鹿會把露西放到她的床上,幫她蓋上棉被,露西就會抱著自己的小熊睡去。她會一直要求我直接跳播"dodo"(法文睡覺的意思)的短短片尾、或者就自己在旁邊玩別的東西,然後到片尾睡覺橋段出現時,就很興奮的一面說:dodo、一面跑到螢幕前面盯著看。八寶不管是午睡或是晚上的睡覺,一直都是要在我懷裡、吸著奶才肯睡。而這段露西自己獨自上床睡覺的片尾,似乎讓八寶發現了入睡的另一種可能。也因為這個月爸爸幫八寶把她一直都不肯睡的嬰兒床變身成我們大床的延伸,她開始願意睡在自己的小床上;八寶開始會在睡意濃時,自己轉到背向我的一側,自己入睡。後來,結合片頭片尾橋段,我們母女倆自己會演出一段入睡篇:只要我跟她說:Nuna 晚安,她自己就會很快的接上:好的馬麻,晚安、掰掰!之後我們又加上她新學會的:好夢。如果此時,八寶不是還精力旺盛,而是微帶睡意,她可以做到自己躺好在小床上,讓我幫她蓋上被子,跟我面對面,慢慢聽著音樂或是媽媽的歌聲,緩緩睡去。
這真是當初要給八寶看DVD時,沒有想到的超正面的大影響。


以前,常常聽到有小孩的父母讚頌巧虎的影響力、還有小孩多聽巧虎的話。我雖然依然沒有打算讓八寶看巧虎,但我發現,尤其我們身在一個非中文的環境裡,DVD的確就提供了八寶其他說中文的人/環境。教養大震撼裡面有提到關於小孩學說話的部分,除了媽媽(或主要教養者)一再重覆某個字,小孩聽到其他人用一樣的字,對他的學習是很重要的。這件事,在我們待在台灣的兩個月,我有非常深切的體會,八寶學中文的速度在那兩個月就像是突破了一個門檻、開始突飛猛進。

八寶一點一點越看越長DVD裡故事的部分,現在已經可以看完完整的一個故事(還可以接著看第二個、第三個故事)。那也意味著八寶越來越懂故事裡要講的事情與趣味點。

比如,短片裡有一個故事的主角是動物犰狳(這動物在她看DVD之前我自己都不認識、也唸不出這兩個字)。一出場時,有其他動物先叫牠「馬犰狳」,然後犰狳就會用有點高亢、微帶怒意的語調說說:「不是馬犰狳,是犰狳~」,這樣重複兩遍。八寶很快就看到這個片段會笑,而且因此學會說犰狳這兩個字、也因此愛上犰狳這一段故事。她因此就從故事裡學會說:酷! 還有哈啾、感冒跟兩者之間的關係。看到動物進到洞穴裡,出現背景全黑、只剩三雙眼睛的畫面,她會連結再繪本裡面學會的:黑黑、太陽公公(不見)。而故事裡以音樂為重點的,一樣容易讓八寶因此喜歡;不看DVD時,也會哼那些音樂。

這一個多月以來,八寶會主動要求要看露西,也學會打開光碟機、把DVD放進去、然後按enter。常常在她其實已經沒有在看的時候,也不允許我們把DVD關掉。但大部分是在我沒有空陪她、或她精神並不算太好的時候,才會比較長時間一直盯著螢幕。

雖然,我終於嚐到了讓電視幫我帶小孩的甜頭,但還是要注意不要讓八寶每天看太久的DVD。除此之外,好的影片,對小孩來說,真的是額外的刺激與學習,能不上癮的話,真的是利多於弊的好工具。

謝謝小陸阿姨:)

6.18.2011

22 個月

攝影:Lizzy 光攝影
本月長了第十三顆牙,緊接著下排正面四顆的右邊那一顆。
體重突破11.5公斤。

甜八寶十九個月回台灣之後,算是結束了好幾個月「鳥食」的階段。也許是長牙告一段落、也許是台灣食物種類多很多,所以待在台灣的兩個月,她吃的量有多一些;三月底回到法國之後,好的食欲跟食量有繼續延續,感覺上,也符合書上說,春天是小孩長得最快的階段這樣的說法。本來在那段無法突破十一公斤,但有長高的好多個月裡少掉的肉,慢慢的在這個月都補回來了。

另外,我自己覺得,因為法國四季分明,南法也許過了中午有烈日,但至少早上跟傍晚的確是很怡人的春天。所以這兩三個月,如果沒甚麼特別的事,八寶都是早晚各散步兩回;在春天植物、動物都生氣盎然的時分,八寶也完全的感染那樣的氣息,在公園裡爬上爬下、奔跑、搖晃、玩耍。可能因為運動量大,我發現她在公園時,吃得比家裡多;我就開始把她的中餐跟晚餐慢慢地變成了「野餐」:裝在保鮮盒裡,當她玩一段落之後,在公園裡用餐。而散步回家之後,當我跟姜巴吃我們的晚餐時,八寶也還會再跟著吃一些,填飽睡覺前的肚子。我想,春天之所以是小孩長得最快的時候,也是其來有自。

一天大概吃的量:豆漿一小杯加麵包塗奶油或一點餅乾/小糕點或媽媽做的什錦穀物bar、正餐兩餐(通常是飯或馬鈴薯或義大利麵加蔬菜、豆腐)、非正餐會有一瓶果泥加上她愛吃的點心、零食。偶爾,會吃一點水果。

本月八寶迷上了奶油。給她一小片塗了麵包的奶油,她會把奶油都吃掉,留著麵包再跟我們要奶油,這樣可以吃很多回。(有一次八寶陪我去超市買菜,竟然在結帳時,就先把奶油開起來用手挖著吃,結帳的小姐很不知所措的指指坐在購物推車上的八寶,跟我說:「ㄟ,她在挖奶油吃。」我才發現。。。)


說話的部分,持續高成長曲線。會說的詞:
溜滑梯、湯湯、冰淇淋、糖、糖果、巧克力、露西、好的馬麻、後面、按摩、睡覺、蓋蓋、石頭、漂亮、餅乾、好笑、錢錢、蘋果(都唸得像鼻孔)、膝蓋、肉肉、洗澡、紅紅、黑黑、轟隆隆、蟲、聽、看、茶、咖啡、刷牙、髒髒、脫掉、秘密、太陽
Balon (法文的''氣球'')、comme moi (法文的''像我一樣'')、pardon、mouille(法文的''濕濕的'')、

會出現比較多主詞+動詞的簡單句。比如:媽媽拿、Nuna 哭、爸爸抱抱。
常常很煞有其事的講一串長長的話,比如像說「媽媽帽帽00xx#@$#%$%^Nuna帽帽」,那個表情就是很認真的在告訴你一件事,一點也沒有意識那個話中間的話語是他自己的語言,跟平常聽到的語言不同。但媽媽只能懂得,她大概是在說,媽媽有帽子,NUNA也有帽子;剩下的就無法揣測了。

法文的學習有變快,而且常常都不知道她是從哪裡學來的。有一天,洗完澡我跟八寶說,那個衣服濕濕的,我們要換一套乾淨的,然後八寶就突然跟我說 mouille,我嚇了一大跳,想說她是從哪裡學來的呢?之後每次講到濕濕的,她自己就會用法文再跟我說一次mouille。
還有一回在公園裡,跟在一個六歲左右的小姐姐後面,小姐姐不留意,突然轉身就把八寶撞倒在地。八寶第一時間沒有哭,隔了五秒鐘,就哇的一聲,往我這邊跑來。小姐姐不是故意的,應該是馬上就對八寶說 parton(對不起),八寶在我懷裡撒嬌完,就突然一直對著我說 parton, parton, parton.......真是任何時機都是學習的好機會啊!

環境學習還有一例:法文的媽媽是maman,唸成馬ㄇㄤ,八寶因為是從中文開始學得,六個月叫媽媽之後,就一直是叫馬麻,但大概是兩個月前,我舊突然發現,她開始自動叫成馬ㄇㄤ了。覺得我們腦袋裡那個自動矯正的機制真是有意思。

偶爾會講 moi (法文的我),但基本上我覺得不管中文、法文,八寶對「我」和「你」的概念還是不清楚的。但媽媽自己發現,我/你實在是非常難教的概念。因為當你對著小孩說:我是媽媽、妳是Nuna;小孩就會複述你的話,而不會自己轉換角色說:妳是媽媽、我是Nuna (會的話也就是已經學會了,不需要教了。。。)。這時候,如果要繼續解:ㄡ,我是自己、你是對方,所以當你要說的時候就要變成「我是Nuna、妳是媽媽」......一切馬上變得灰薩薩,很難交代得清楚。

現在很愛複述我們講話的最後一個詞(不管是對我說的中文,或是爸爸說的法文)。所以常常當我很嚴肅的要跟她說一件事時,就會變成:
媽媽:「Nuna,媽媽跟妳說。」
八寶:「說」
媽媽:「鞋鞋黑黑、髒髒的」
八寶:「髒髒」
媽媽:「所以回家要先脫掉」
八寶:「脫掉」
媽媽:「不可以穿到客廳裡面」
八寶:「裡面」
媽媽:「好嗎?」
八寶:「好嗎」
講完,八寶就會很滿意自己都複述了句子的露出微笑,然後,媽媽我也不知道她到底聽進去多少"道理"。。。

不知道是不是從小在法國環境長大,耳濡目染,八寶講起話來果然有法國人那種比較誇張的聲音表情。比如,每天散步看到狗大便,都會像第一次看到一樣,用很興奮的心情、還要拿手指指一下、小嘴張很大說:「哇~Ca Ca, 好大 Ca Ca (或 好多 Ca Ca)」。給她挖一匙冰淇淋,她也會捧著小碗、用很高亢的聲音、眼睛睜大說:「哇~ 好大!」爸爸口袋裡的零錢散落到床上,她也要一直重複說:「ㄛ~好多錢錢ㄋㄡ~」。一切都彷彿多巨大、多多似的!

其中,有一個我每次看了都覺得很好笑的動作,而且是從我不自覺得的動作學來的。因為要抑止八寶吃太多甜食,所以常常在給的時候,就會先跟她踩底線說:「只能吃一個喔。」或是:「這是最後一個喔,吃完就沒有了,不能再跟媽媽要了。」然後,每次我說完,八寶都會重複再說一次:「只有一個」或「最後一個」而且,都會把手舉成一的樣子,放在鼻子前方,很認真的說。正因為她每次都會有這個「一」的動作,我才發現,原來我每次都是這樣跟她說的。所以每回看著她這樣邊做邊說,心裡都會想怎麼這麼好笑!
(請見一點點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ivE01wB2dPg)


繼續愛唱歌的階段,不時可以聽到八寶哼出好多首兒歌的旋律,小星星、兩隻老虎、小蜜蜂、醜小鴨、妹妹揹著洋娃娃、還有一首法文兒歌。除了小蜜蜂和小星星是可以整首哼唱完,其他多是某個片段,通常是歌詞她比較能理解或唱得出來的那個片段。她特別喜歡押韻的童謠,念了幾回三輪車跑得快,之後就聽到她自己不時的片段複誦著;也很愛玩炒蘿蔔、炒蘿蔔、切切切。


目前很喜歡繪本:河這邊、河那邊,每天都「姐姐、姐姐」地要求我唸好幾回(因為我自己把主角那個小女生叫姊姊的關係);常常才唸完,就又要求再唸一次。
一開始幫八寶說故事時,因為她還小,我並不照著文字或故事說,主要是跟著圖畫,看到什麼說什麼。最近看與孩子慢舞- 成長在日耳曼發現,其實指著字說,久了還可以增加認字的機會,所以有時候就會指著字,照唸。八寶好像因此發現了文字跟音的關係,開始會指著某一行字要我唸。而她最愛的,同時也是她自己明白是搞笑的,是她很愛指著故事開始前那一頁圖畫底下的「大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要我唸,然後我一唸完,她就哈哈大笑!
她也對每一頁的「主旨」了然於心,常常在我翻頁時,就先說出下一頁的主旨,比如說:no no (小女主角的媽媽告誡她說不能過河);或是「黑黑」(小女主角碰到變天要下雨)。也因此,她很快的就學會秘密這個詞,但我實在很好奇,她究竟領會多少秘密的意義?


甜八寶很小時,因為有一本互動書是講顏色的,我就常跟她講到顏色,但到現在,她雖然很愛問我某個東西是什麼顏色 (但很好笑的,她一直都把「什麼色」唸成嘎ˇ嘎ˇㄍㄟˋ),比如每次拿起一個氣球、或是看到雅虎首頁Lative一式多色的衣服廣告banner、或是拿到一顆糖果。但她從來沒有直接跟我說某個東西是什麼顏色,或是在我問她某個東西是什麼顏色時回答我。我因此非常困惑,顏色有這樣難辨別嗎?


本月新體驗是:打雷。
南法不常下雨,但五月有雷陣雨。有一回在婆家,下午天空突然陰霾起來,遠方有矇矇的雷聲,我特別叫了八寶,要跟她說那就是繪本裡說的雷聲隆隆。但因為不夠明顯,所以感覺上她沒有太大的體會。倒是五月底有一個半夜,突然窗外閃電不斷,接著雷聲大作;我才在想要幫她摀上耳朵,免得受了驚嚇,小姑娘她突然就一股祿從小床上坐起來,然後爬過我的身體,跑到我跟爸爸的中間,很害怕的樣子。我輕輕的跟她說,那就是打雷、轟隆隆,別怕。然後她就自己用兩手摀著耳朵,在我們夫妻中間睡到天明。之後,只要講到轟隆隆,她都非常明瞭那個意義。


現在八寶可以懂得某些比較抽象的互動,比如,當她說no no,我卻說oui oui (法文的yes),重複幾次之後,她就會故意生氣,要我就範跟她一樣說no no;而當我一說了no no 之後,她就會開始改口說 oui oui,然後我得先故意唱反調說no no這樣的遊戲。我也特別喜歡某些不是故意哈癢、或做什麼怪聲音表情去逗她笑,只是某些對別人不具特別意義、但我跟她雙方心領神會而共同覺得好笑的那種時刻。期待這樣的時刻,到八寶長成大人時,都還一直存在著!

6.14.2011

22 個月又27天之 八寶都懂

攝影:Lizzy 光攝影

最近,有幾回母女交心的動人小事件:

五月底六月初的某個半夜,22個月。
半夜被八寶吵醒,讓她吸吸奶、再把她哄睡之後,突然睡意全消。
懷孕期間的賀爾蒙作祟,本來趁機躺在床上想想寶弟來臨時,該怎麼處理八寶會是最好的狀況,突然想起八寶剛出生時的事情,瞬間就傷心的淚流滿面。

想著想著,眼淚停了、眼淚又流;停了又流。
睡在我右邊的姜巴都還沒被我吵醒的繼續睡著,在我左邊睡夢中的八寶,突然轉身面向我。

平時除了要奶喝時,八寶可能會把腳跨在我的大腿上,手也許會輕輕抱著我,一般睡著時,她都是自己以各式各樣的姿勢睡著。頂多偶爾會挨著我睡,並不太會碰觸媽媽。

八寶突然就抱著我的上手臂,這樣睡著。
我把這行為當成是八寶對媽媽的安慰,雖然是讓媽媽的眼淚更加決堤,但窩心到無以復加!!


6/10/2011, 22個月又24天。
散步前,跟姜巴有一點小口角,雖然不太開心,但還是兩人一起帶著八寶去散步。畢竟心裡有著疙瘩,走著走著眼睛就迷濛了起來,然後趕緊拿著手上幫八寶帶的她的小外套,拭了一下眼淚。
從來,只有在過馬路時,要求八寶,她才會讓我們牽一下手的;她總是喜歡用自己的步調,要嘛在我們前面奔跑、大部分是一個人緩步走在我們之後。本來走在我身後的她,突然走到我旁邊,自己把手舉起來、伸到我的手裡,讓我握著。

只是,這個溫馨的小舉動,讓我本來小小滴的眼淚,更止不住的流下來。。。


6/12/2011, 22個月又26天。
這個星期天,延續著週五夫妻小口角的彆扭心情,整天,姜巴都自顧自的。早上跟傍晚,都是我一個人帶著八寶去散步。傍晚的散步,八寶有些微比平日慣常行為壞一點的舉動,比如,坐完旋轉木馬,她現在知道在售票櫃檯有免費的糖果可以吃,所以都會要求要吃。我每回都只給她拿一顆,這天,她把糖塞到嘴裡之後,快快的跟我要求要再拿一個,我不肯,她就開始哭了起來。而出門前,在家她才拿了我跟她說的今天的最後一顆糖果,並在出門時吃掉了;我跟她說了一會兒,她沒有要聽的意思,繼續哭鬧。我跟她說媽媽有帶好吃的棉花糖,等我們上去公園玩搖搖搖的時候再給你,現在我們先走吧,無效!我跟她說我要走了,掰掰,跟一直站在售票櫃台前的她,拉開一小段距離,依然無效!因為是星期天,所以周圍看戲的人還不少。我只能以更堅定但微怒的口氣跟八寶說話。後來把棉花糖撕了一小口,才成功把他放上娃娃車,帶離開旋轉木馬,往公園去。但這一小塊棉花糖沒有撐太久,才到半路上,她又開始哭鬧說要吃糖。我又稍稍提高的嗓音,帶點斥責的責怪她為什麼今天這樣不乖。

晚上九點多,我在廚房收拾、八寶自己玩完之後,就開始在我身邊盧東盧西,討奶喝、一邊帶點哭鬧。這又挨了我唸了兩句,說媽媽還要一下下,為什麼不能等等? 因為她下午有睡了兩個小時,我自然的覺得她今晚的睡眠時間會是十一點左右,沒覺得她有累的感覺。十點不到,她突然跟我說要 dodo、要回房間去。我帶著她到房間,她沒吵沒要喝奶,乖乖的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我才發現她兩眼充滿睡意。

我沒有過在一天裡面兇八寶那麼多次,看著眼前這個靜靜躺著的小娃兒,心裡不忍了起來。順順她的頭髮,我想跟甜八寶道歉。

我叫她:「Nuna....」
從來不會回應的她,居然回了一聲:「嗯~」    然後轉過頭來,看著我。
看著她的眼睛,我說:「媽媽今天對你大聲說話了好幾次,真是對不起,媽媽不是故意的。糖吃多了不好、媽媽也不喜歡你用哭來要東西,所以才會大聲對你說話。可是媽媽還是非常愛你,因為妳是媽媽的寶貝。」
她的眼睛,出現了一抹很淡很淡的笑意,然後把靠近我的手臂伸給我,叫了一聲:馬麻。
我親了她一下跟她說:「寶貝,那妳現在好好睡覺吧。晚安!」然後,輕輕的撫摸著她的手臂、一邊唱著她喜歡的兒歌。
八寶一直一直慢慢、輕輕的叫著:馬麻...馬麻...馬麻....
一直到轉向背對我的那個她習慣睡覺的方向,她還是這樣喊著:馬麻~ 馬麻~
一直到睡著。

我滿心相信,甜八寶完完全全懂得我對她說的話跟當媽媽的歉意。

小孩的直覺,真不是用腦袋思考可以比擬的!

6.12.2011

老二性格

攝影師:Lizzy 光攝影 
以前常常聽到有兩個小孩的朋友描述:老二從小就很會察言觀色、就比較知道要怎麼獲得爸媽的注意力。沒當過媽的我總是很困惑,怎麼會小孩一生下來就自動會知道自己是老二,而發展出相對應的特別個性呢?

現在甜八寶二十二個月,我正懷著剛滿六個月的寶弟;這件事一下清楚了起來。

其實,不是一生下來"才"知道自己是老二,老二根本是從有意識以來就很清楚自己是老二的。因為從他第一次聽到媽媽肚子外的世界的聲音,就一直有哥哥或姊姊的存在;而更明顯的是,媽媽的心思或說話,總是對著哥哥或姊姊的,只有在夜深人靜時,˙才會跟老二有一點點對話。
所以,老二相對於老大的性格而衍生出的一些對應個性,就非常能被理解。

因為寶弟來的時間正值甜八寶快速學習成長的兩歲前後,說實話,跟當初懷八寶時,只有工作半天,全心全意想的幾乎都是她,真是十萬八千里的差別。醒著的時間,八寶一定占據了我所有的心力,陪玩、看守、餵食都不可能一心兩用,所以,只有八寶睡了而我還醒著的時間,能稍稍跟寶弟說點話,兒那樣的時間,並不長。。。

能做的,是讓弟弟多出現在八寶跟媽媽的生活。
晚上,八寶喜歡玩媽媽的乳液,所以就會讓她幫忙把乳液塗在隆起的肚子上。因為現在肚子很明顯了,而甜八寶也陪著去了幾次產檢,也看到寶弟在超音波裡的樣子,感覺上,對於即將有個弟弟的認知是越來越清楚。她會輕輕的親媽媽的肚子,那是給弟弟的親吻;白天跟她說話的時候,有時候也會提到弟弟,跟她說她快要當姊姊了、或她會有個弟弟,她臉上有時候也會出現開心的微笑。

從最近看的書裡,才知道原來一般認為:相距超過三歲,比較會有老大嫉妒老二的問題;兩歲之內比較不會有。心裡想,還真是不小心給安排了還不錯的時間距。總是最希望兩個小朋友是一輩子最要好的朋友跟相伴一輩子的親人,這畢竟是想要生寶弟的最重要原因。

參考引文:

阿德勒用出生序來看性格


老大

至少有一段時間,第一胎的嬰兒是處於獨一無二並引人妒羨的情境。通常父母親會很開心第一個小孩出世並盡全力照顧他,他會接受父母持續且無微不至的照顧。因此,老大通常是快樂、安全的,直到老二的出世。 突然之間,他不再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不再獲得持續的愛與照顧,他失寵了,本來屬於他的尊榮現在要被另一個小孩所分享。他必須經常等待另一個小孩的需求滿足了,大人才會注意到他們,他也經常被要求保持安靜,以免打擾到新生的嬰兒。 老大遭到這種強烈的替換,通常會引起他們的抗爭。他們會試著重新獲得先前的地位與特權,但是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費的,事情已經不可能回到過去的狀況。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們會變得難以管教、行為不規矩並具破壞性,甚至於拒絕吃東西或上床睡覺。他們會表達出憤怒,但是父母會反擊回去,他們的武器已經不再具有那麼大的力量。當他們因為某些問題行為被懲罰時,他們會解釋這個懲罰是他們失寵的另一項證據,一切都是因為老二的到來,是他造成這些問題。 阿德勒相信所有的老大都會因為自身在家中地位的改變而感到震驚,而那些曾經獲得極度寵愛的小孩會覺得失落更多。此外,第二胎降臨時,如果老大的年紀越大,那他所感受到的失落感越低。舉例來說,8歲小孩比2歲小孩面對其它兄弟姊妹出生的失落感程度較低。 阿德勒發現老大經常會緬懷過去,而對未來感到悲觀。一度學習來的權利優勢,仍是他們一生關注的焦點,他們會對較小的兄弟姊妹施展一些權利,但同時他們也比較順服父母的權利,因為他們想從父母身上得到更多。 但是,深為第一胎的小孩也具有一些優勢。當他們還小時,他們經常扮演其它小孩的老師、指導者、領導者與執行紀律者的角色,並被父母期待可以幫忙照顧其它年紀較小的兄弟姊妹。這些經驗通常有助於較高層次的智力發展。其它的研究者也有以下情境的描述: 第二胎的小孩可能會問較大的兄弟姊妹有關文字的意義、有關怎麼做一些事情、糖果在哪?父母為什麼還沒回來?以及數不盡的其它問題。 深為這種指導角色的第一胎小孩因此獲得了智力發展的優勢。藉由對問題的敘述、表達與解釋,或提供文字的意義,第一胎的小孩口語的流暢度與反應都比第二胎的小孩來得好(Zajonc, 2001, p. 491)。 阿德勒相信老大對於維持秩序與權威具有不尋常的興趣。他們會成為好的組織者、認真做事並且對於細節、權威人士與保守者的態度謹慎。佛洛伊德是第一胎的小孩,阿德勒描述他為典型的長子。第一胎的小孩可能發展對他人不安全或仇恨的感覺。阿德勒也相信神經質、性變態者與罪犯經常是第一胎的小孩。
 


老二
 第二胎的小孩對於第一胎的小孩引起如此大的動亂,也處於一個獨一無二的情境。他們從未經驗過第一個小孩獨占的強大位置,即使再有一個小孩出世,他也不像老大遭受到失寵的感覺。再者,父母對於老二的出生,通常也改變他們養育小孩的態度與行為。老二不像老大那樣新奇,父母對他們的關注較少,也比較忙於自己的工作,因此父母會採取較放鬆的方式來對待老二。 從一開始,老大就是老二的前導者,老二會把老大的行為當成一種模範、威脅或競爭的來源。阿德勒本身就是第二胎的小孩,他永遠和他的大哥(名字是西格蒙)處於一種競爭的關係。儘管阿德勒後來也成為一個著名的分析師,他還是覺得活在兄長的陰影之下。 阿德勒總是覺得比他的「模範大哥」來的失色,並怨恨他在家中受歡迎的程度… 儘管到了中年,他還是消沉的批評有錢的生意人西格蒙「一個總是比我優秀的勤勞者-還是比我優秀(Hoffman, 1994, p. 11)」。 和老大的競爭成為老二發展的動力,他努力的想要跟上並勝過老大,並刺激自己語言上與身體上的發展目標。由於沒有經歷過至高無上的權利,老二因此也不關心權利的獲得。他們對於未來比較樂觀,如同阿德勒那樣,更具有競爭力與野心。 老大與老二的關係可能也會有一些不好的結果。舉例來說,如果老大在運動或者學業上表現優秀,老二可能會覺得他永遠贏不了老大,而放棄努力。在這種狀況之下,競爭力將不會成為老二生活風格的一部份,而且在許多生活面向的表現上,會低於本身的能力。 

6.03.2011

限制



今年回台灣時,帶著甜八寶到姑姑家。剛到的時候,姑丈看到八寶,伸出手表示想要抱抱她,等著她回應。八寶照慣例睜著她的眼睛,定定的看著週遭的一切,沒有馬上回應。我笑著說,八寶都是這樣的,先觀察,不太會馬上就行動;尤其是遇到有人要抱她,她通常如果不願意,就會表達不要,但如果她覺得可以,她並不會說好。所以抱抱看,只要她沒有強烈掙扎,就是OK! 姑丈回了我一句:「那不就是你嗎?」

是呀,就像心理學說,小孩是媽媽自戀的延伸,我還有些開心的想說,那的確是遺傳媽媽的。姑丈繼續說了:小孩總是完全的接收父母的一切,習慣、對應人事物的方式;即使只是在心裡轉轉的想法,小孩也感受得到的。我提了一個問題,小孩總會有自己的個性,不見得都會跟父母一樣啊?姑丈的意思是說,不論之後他怎麼樣消化或轉換這些東西,他總是完全收得到的。然後姑丈說:我不知道這種比較不直接的個性,在西方比較敢表達的社會文化裡會帶來甚麼樣的影響?

一說到這兒,我的眼淚馬上就滾落下來。因為,它直指了我心中的一個擔憂。

小孩當然會長大,會有他自己的學習跟成長;但單就原生家庭帶給一個人巨大而潛在的影響,還是所有成人後的他的雛形。我常常在想,身為一個媽媽,我可能給予八寶超越我的東西嗎?

意思是,我總有我性格上的弱點、負面的習氣、思考回應上的不夠周延或有創意....種種有待改進、精進的部分。而這樣去教養八寶,在她長大之前,對她是不是一種限制?

我並沒有覺得得是個完人,才能當好媽媽;只是,偶爾會想到,為了給八寶更寬廣的可能,我應該突破某些自己的限制,會比較好。

6.01.2011

打小孩



恩,我的確是無法當個打小孩的媽媽。
但我也沒有想過要打小孩就是了。

也許因為我從小習慣壓抑,長大說好聽變成個內斂的人,關於打人這件事,我活到現在,只在小學六年級時,出手打過一次同班男同學的屁股。所以,再怎麼樣憤怒的狀態,我都很難想像那種我賞人巴掌的場面發生。

剛當媽媽的時候,曾經有個好朋友告誡過我,小孩還是要打,他才會懂/學會甚麼是不能做的事。因為這是個年紀比我還輕一點的、屬於高級知識份子的朋友的經驗談,我還記得我聽到的時候的詫異。不過打也有很多程度上的差異,因為並沒有太深談這件事,我並不清楚她的信念。也許因為從小就非常接受不打小孩這件事,我還是沒有絲毫想改變的想法。

人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或"應該"動手打另一個人呢?如果這並不是個該存在的情況,為什麼可以出現在父母對小孩的身上呢?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接受打小孩不該是父母親情緒的出口,因此,大部分人打小孩是當成一種處罰或教導。為了要小孩"聽話",打人可能是個效率最高的方式,但在打的同時,我總覺得,它傳遞了「因為我是你的長輩,為了你好,所以我可以對你做出侵犯你的事」這樣的訊息給孩子。那也是中國文化裡會出現: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樣的說法的原因。假設,在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的前提下,應該是有比要他乖乖就範更重要的事情該被重視並傳達。


甜八寶這一個月有過幾回番到不行的哭鬧狀況出現,當下也真的把我惹得非常惱怒,因為我一再的重複說理對於關上耳朵、只放聲大哭的她來說完全的沒有作用,讓我一度抓著她的肩膀搖晃她並大聲對她說:你為什麼聽不懂媽媽說的話?(事後覺得自己真是很好蠢。。。)  但很慶幸,即使在那樣瀕臨失控的邊緣,我也沒有想要打她的念頭出現。

而八寶爸爸在面對她無理的哭鬧時,的確打過一次她的腳掌跟手心。八寶的反應是,哭得更大聲,完全沒有嚇阻的作用。也許是因為八寶爸爸打得並不是太用力,也許是因為八寶還不夠大到可以理解,我在一旁看到時,是很不以為然,想要一把把八寶搶到自己懷裡。事後我問八寶爸爸,你覺得那有用嗎?八寶爸爸很誠實的說,沒用,也不會再試了。


倒是有一件事,曾經讓我很疑惑。
大約在八寶一歲半左右,第一次出現,在她極度憤怒、挫折的情況下 (通常是要某個東西,我不給的情況下),會出手打我,有點像呼巴掌那樣,但力道輕很多。不是很常出現,但到現在二十二個月也出現過四、五次。因為我沒有打過她,對於她這樣的行為,我非常不解,也有點擔心。但有意思的事,這個行為只出現過在我身上,沒有出現在八寶爸或其他人身上。

今天看網路版的非關命運,討論:我家有個小霸王,才了解:原來那是某種原始動物的本能 (我當初也有類似的想法),而人最暴力的階段,是出現在兩歲半的時候。我心裡稍稍鬆了一口氣,雖然八寶整個比兩歲半早了快要一年發生這樣的"暴力行為",但總算知道那是個"正常"的過程,只需要好好導正及可。